農村石牌樓制作背后的故事
時間:2017-03-03 15:29:49 點擊:次
農村石牌樓制作藝術,自出現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每一座農村石牌樓制作的背后,都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無論是古代農村石牌樓制作,還是現在農村石牌樓制作,都是如此。下面,就由我們專業石牌坊廠家,嘉祥縣長城石雕廠,為大家講述一下,彭氏貞節石牌坊,這座農村石牌樓背后的故事。
彭氏貞節石牌坊,位于社壇鎮五福村,坐南朝北的立于村莊主路上,是當地著名的石牌坊建筑,也是該村的標志性的建筑。這座農村石牌樓制作于光緒5年,即公元1879年,距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了。這座農村石牌樓制作的原因,是為旌表武生胡星而立,為四柱三門五樓青石牌坊制作結構,翹角飛檐、造型典雅、雕飾豐富。
在這座農村石牌樓制作的一重檐下坊端,有雕刻有“圣旨”二字的龍鳳牌。周圍有“九龍捧圣”紋圍繞,左右是徐昌緒、胡望南等題聯;農村石牌樓制作的正、反兩面,都雕刻有花鳥浮雕18幅,字牌題記數幅;農村石牌樓制作的正面底層橫坊上,刻有“皇清旌表云騎尉忠祠癢生胡星妻對宜人彭氏忠節坊”;農村石牌樓頂部,為鏤空雕葫蘆寶頂;在農村石牌樓制作的底部正、反面,均有抱鼓石,上面為祥云赤龍浮雕圖案。
石牌坊廠家查閱資料顯示,彭氏的丈夫胡星,從小立志忠心報國,效忠朝廷,雖然是文人秀才,但是胡星在清朝嘉慶年間,白蓮教作亂時期,投筆從戎,報名參軍。后來,在抗擊白蓮教的一場戰役中,胡星不幸戰死沙場,裹尸把家還。在守寡期間,彭氏不僅要照顧兩個孩子,還要服侍公公婆婆,為了撐起這個家庭,她辛勞了一生。
春來秋去,花落花開,彭氏終身不改嫁,如同這座農村石牌樓制作一樣,默默地等待著丈夫的凱旋歸來,這一等,竟然是一百三十多年。朝廷得知彭氏的事跡后,光緒皇帝下旨,為其修建貞節石牌坊,胡家后世子孫聽聞后,也十分感動,紛紛捐資修建了這座彭氏貞節石牌坊。
在這座農村石牌樓制作好,一百三十多年的時間里,彭氏貞節石牌坊,雖然歷經了各種風風雨雨,但是仍然保存的較為完整。農村石牌樓上面的字跡,依舊清晰可見。在我們石牌坊廠家考察過程中,當地村民告訴我們,“當時修建公路的時候,原本計劃是從農村石牌樓這個地方修過去,但為了保護這座農村石牌樓,便在哪些石牌樓外邊改道,繞過了這座農村石牌樓,使這座農村石牌樓制作,得到了較好的保護”。
我們石牌坊廠家還了解到,附近的村民,對于這座農村石牌樓制作的保護,也是十分在意的。真正做到了,保護牌坊,人人有責。比如說賣東西的,想在農村石牌樓那里綁條繩子,也都不行,或者是要在旁邊圈個地方賣東西,也不行。這座精美的農村石牌樓制作,已經成為了當地村民,寄托精神的所在。
編輯:張志爽
版權屬于:http://m.fgjbby.com.cn/山東嘉祥長城石雕廠
版權所有,其他人轉載時,必須以連接的形式注明作者出處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