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石雕龍柱的故事
時間:2015-07-29 16:15:58 點擊:次
關于石雕龍柱的故事
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裡,龍是吉祥的象徵,能上天入海、興云布雨;在農業社會裡,為了祈求
風調雨順、農作豐收,所以開始有了信仰,透過許多雕刻、祭祀、蓋廟等方式來祈求龍的庇護
,所以石雕龍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是我們民族的圖騰是人們新中的象征。
石雕龍柱
每個人都想要得到龍的保佑,你可有想過,要是一人一主香,不就讓祂忙不過來了?連喘
口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了,這麼忙碌,你一定也會好奇祂是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在相同
的時間裡,讓大家得到最大的滿足。就讓我來娓娓道來吧!我們都知道偉大又神圣的龍有九個
孩子,「龍生九子」相信你一定不陌生,但你知道到底是哪九位呢?又在哪可以見到祂們的蹤
影嗎?祂們又是在做甚麼的?傳說,有一天玉皇大帝召見了海龍王,并跟祂說:「最近凡間有九
個重要的工作,我需要人手來幫忙我完成這件事,想來想去,你是最適當的人選,所以我決定
把這件事全權交給你處理。」海龍王左想右想,想到了自己的九個兒子,兒子們長相、脾氣跟
專長各不相同,祂決定將這九個工作分配給自己的九個各有所長的兒子,希望祂們可以成為自
己得力的左右手。不過到底是什麼工作這麼重要呢?祂們又分別是何方神圣?
九龍子 各司其職
老大贔屭(bì'xì),形似烏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喜好背重物,搬的越重就越有成就
感。臺南赤崁樓前,陳列的九座高大的乾隆年間雕造的「石龜御碑贔」底下貌似龜的祂,其實
就是龍王的大力士長子呢!老二螭吻(chī'wěn),體型似獸,龍頭魚身,喜歡爬上高處東張西望
或冒險,屬水性,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民間也稱鰲龍。所以在廟宇殿頂、堂塔樓閣等高處
不難發現祂們的身影。老三蒲牢(pú'láo),形體似龍而體積較小,性好鳴叫,傳說蒲牢害怕鯨
魚,所以在廟裡可以看到擊鐘的槌會刻化成鯨魚的形狀,而祂就是鐘上的獸鈕,要想鐘聲宏亮
,「鯨擊蒲牢」便會發出很大的鳴叫聲。老四狴犴(bì’àn),又名憲章,長得像老虎,孔武有
力,傳說好訴訟、善調解糾紛,樣子非常兇猛,是個令人一看就害怕的龍,所以立于官衙門扉
或牢獄的大門上。老五饕餮(tāo'tiè),好飲食,所以常立于鼎蓋,圖案化的獸面紋飾出現在
商周青銅器上,稱作饕餮文,是中國古代銅器最重要的裝飾圖案。傳說饕餮是一種兇惡貪食的
野獸,所以后代人們便將貪婪財物的人隱喻為饕餮之徒。老六蚣蝮(gōng'fù),性喜水,傳說
是龍王最喜歡的兒子,因為祂長的最像龍王,蚣蝮喜歡玩水,所以常立于河邊,雕成橋柱或是
建筑上滴水的獸形。老七睚眥(yá'zì),龍身豺首,個性好斗、嗜血好殺,常刻鏤于刀環、劍
柄的吞口,能吞兵器,負責看護天下兵器。老八狻猊(suān'ní),形體似獅,喜歡香煙繚繞之
處,常雕琢成香爐腳,可在廟宇的寺廟香爐旁發現祂的身影,正隨之吞煙吐霧。老九椒圖(jiā
o'tú),性好閉,形狀像螺蚌,跟螺蚌一樣好閉,遇到危險總是會將殼口緊閉,以防遭受到威
脅,也因為這種特性,常在大門上可以發現到祂們的蹤影,意味著緊閉之意,以求安全。
千年傳統老味道 待你細細來品嘗
其實,「龍生九子」說法眾說紛紜,也有一種說法提到龍王其實不只九個兒子,相傳我們
常聽到的麒麟、螕貅也都是龍王眾多兒子之一,「九」在中國也意味著吉祥、長長久久之意,
以九來表示極多、有尊貴、至高無上之意,是虛數也是貴數,所以才會用此來描述龍子。看完
了這九位龍子的介紹,會發現其實龍的形象運用在建筑、器物的裝飾極其廣泛,不論是家庭擺
飾、裝潢,都有龍九子的身影,不妨利用過年期間外出拜拜、拜年走春時,搜尋一下這九位神
秘龍子的身影,細細品嘗這運行千年的傳統老滋味,不難發現其實祂就在你我周遭喔。
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裡,龍是吉祥的象徵,能上天入海、興云布雨;在農業社會裡,為了祈求
風調雨順、農作豐收,所以開始有了信仰,透過許多雕刻、祭祀、蓋廟等方式來祈求龍的庇護
,所以石雕龍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是我們民族的圖騰是人們新中的象征。
石雕龍柱
每個人都想要得到龍的保佑,你可有想過,要是一人一主香,不就讓祂忙不過來了?連喘
口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了,這麼忙碌,你一定也會好奇祂是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在相同
的時間裡,讓大家得到最大的滿足。就讓我來娓娓道來吧!我們都知道偉大又神圣的龍有九個
孩子,「龍生九子」相信你一定不陌生,但你知道到底是哪九位呢?又在哪可以見到祂們的蹤
影嗎?祂們又是在做甚麼的?傳說,有一天玉皇大帝召見了海龍王,并跟祂說:「最近凡間有九
個重要的工作,我需要人手來幫忙我完成這件事,想來想去,你是最適當的人選,所以我決定
把這件事全權交給你處理。」海龍王左想右想,想到了自己的九個兒子,兒子們長相、脾氣跟
專長各不相同,祂決定將這九個工作分配給自己的九個各有所長的兒子,希望祂們可以成為自
己得力的左右手。不過到底是什麼工作這麼重要呢?祂們又分別是何方神圣?
九龍子 各司其職
老大贔屭(bì'xì),形似烏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喜好背重物,搬的越重就越有成就
感。臺南赤崁樓前,陳列的九座高大的乾隆年間雕造的「石龜御碑贔」底下貌似龜的祂,其實
就是龍王的大力士長子呢!老二螭吻(chī'wěn),體型似獸,龍頭魚身,喜歡爬上高處東張西望
或冒險,屬水性,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民間也稱鰲龍。所以在廟宇殿頂、堂塔樓閣等高處
不難發現祂們的身影。老三蒲牢(pú'láo),形體似龍而體積較小,性好鳴叫,傳說蒲牢害怕鯨
魚,所以在廟裡可以看到擊鐘的槌會刻化成鯨魚的形狀,而祂就是鐘上的獸鈕,要想鐘聲宏亮
,「鯨擊蒲牢」便會發出很大的鳴叫聲。老四狴犴(bì’àn),又名憲章,長得像老虎,孔武有
力,傳說好訴訟、善調解糾紛,樣子非常兇猛,是個令人一看就害怕的龍,所以立于官衙門扉
或牢獄的大門上。老五饕餮(tāo'tiè),好飲食,所以常立于鼎蓋,圖案化的獸面紋飾出現在
商周青銅器上,稱作饕餮文,是中國古代銅器最重要的裝飾圖案。傳說饕餮是一種兇惡貪食的
野獸,所以后代人們便將貪婪財物的人隱喻為饕餮之徒。老六蚣蝮(gōng'fù),性喜水,傳說
是龍王最喜歡的兒子,因為祂長的最像龍王,蚣蝮喜歡玩水,所以常立于河邊,雕成橋柱或是
建筑上滴水的獸形。老七睚眥(yá'zì),龍身豺首,個性好斗、嗜血好殺,常刻鏤于刀環、劍
柄的吞口,能吞兵器,負責看護天下兵器。老八狻猊(suān'ní),形體似獅,喜歡香煙繚繞之
處,常雕琢成香爐腳,可在廟宇的寺廟香爐旁發現祂的身影,正隨之吞煙吐霧。老九椒圖(jiā
o'tú),性好閉,形狀像螺蚌,跟螺蚌一樣好閉,遇到危險總是會將殼口緊閉,以防遭受到威
脅,也因為這種特性,常在大門上可以發現到祂們的蹤影,意味著緊閉之意,以求安全。
千年傳統老味道 待你細細來品嘗
其實,「龍生九子」說法眾說紛紜,也有一種說法提到龍王其實不只九個兒子,相傳我們
常聽到的麒麟、螕貅也都是龍王眾多兒子之一,「九」在中國也意味著吉祥、長長久久之意,
以九來表示極多、有尊貴、至高無上之意,是虛數也是貴數,所以才會用此來描述龍子。看完
了這九位龍子的介紹,會發現其實龍的形象運用在建筑、器物的裝飾極其廣泛,不論是家庭擺
飾、裝潢,都有龍九子的身影,不妨利用過年期間外出拜拜、拜年走春時,搜尋一下這九位神
秘龍子的身影,細細品嘗這運行千年的傳統老滋味,不難發現其實祂就在你我周遭喔。
上一篇:石雕牌坊如何構成 下一篇:石雕牌坊與宗教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