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聽:石雕藝術雕刻美好時光
時間:2016-12-03 15:05:39 點擊:次
石雕牌坊
曾安聽:石雕藝術雕刻美好時光
人肉照相機,是一種對畫家的美譽。指的是當一個人用手畫的畫和用照相機拍的照片一樣逼真時,給人帶來的震撼是無以復加的。在潘家園舊貨市場,就有這樣一個奇人,他以黑色的石板為畫布,用沉重的鐵錐做畫筆,刻畫出一幅幅令人震撼的石雕作品。這個人就是堪稱“人肉打印機”的曾安聽,他的石雕作品看上去既像一幅黑白照片又像一幅素描。
一般而言,石雕作品都是通過強調空間關系來完成畫面的表現,而曾安聽的石雕作品,更多的是通過明暗關系來表現畫面的。細看曾安聽的作品就會發現,這些作品與人們在電腦或手機屏幕上看到的畫面有些類似,都是由一個個像素點構成。只不過在電腦或手機上,像素點是以彩色形式分布,而在曾安聽的作品里,像素點只有白色。曾安聽的創作是從一塊石板開始,曾安聽在石板上一點點地把石板的黑色刻掉露出白色,由深到淺,過渡需要柔和自然,曾安聽必須聚精會神,不能有絲毫差錯,手上更是不敢用力不均,如果某一塊刻的地方用力過度就會過白,而石雕卻不能像繪畫一樣再進行上色。曾安聽表示:光第一個步驟均勻敲打就需要學習一年多的時間,慢一點的要三年。
從業20多年以來,曾安聽最滿意的作品,是為上海制作的一套記錄外灘百年巨變的大型石雕作品。這套作品一共三幅,參考了三張不同年代的外灘照片,最老的一張照片拍攝時間在1899年,第二張照片是1928年拍攝的,第三張就是2008年的外灘。完成了110多年前到80多年前,再到現在上海外灘和黃浦江兩岸的真實歷史風貌呈現,百年巨變的美麗風景線,這套高3米、長67.2米巨型作品,被稱為當代的“清明上河圖”。為了制作這套作品,曾安聽耗費了自己全部的積蓄,帶領十幾個徒弟,一起工作了四年多才最終完成,如果靠曾安聽一個人完成則需要50年的時間,這幅作品總長67.2米、高3米,堪稱一個現代石刻界的奇跡。對于曾安聽來說,既是一次對自己藝術水平的考驗,也是給上海這座城市的一件禮物。
曾經在潘家園舊貨市場擺過兩年地攤的曾安聽,對潘家園有著深厚的感情。近日,安聽石刻藝術館在潘家園開業時,曾安聽在自己的朋友圈寫下這樣一句話:潘家園,我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