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俠侶:石頭之上演人生 石頭之上秀精彩
時間:2016-12-03 15:14:40 點擊:次
石雕俠侶:石頭之上演人生 石頭之上秀精彩
核心提示:惠安石雕源遠流長、底蘊深厚、技藝精湛,該縣被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授予“世界石雕之都”的榮譽稱號。而“影雕”是惠安石雕中比較獨特的雕刻形式,堪稱“中華一絕”。
周末,在惠安崇武的一家石雕廠內,在影雕傳承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惠安石雕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蔣清蘭指導下,來自各地的游客興致勃勃地制作自己的影雕作品。如今,到惠安的游客可以近距離接觸到許多精美的石雕工藝品。

張旭明和蔣清蘭夫妻帶著工人制作武當山“81化”石雕。
惠安石雕源遠流長、底蘊深厚、技藝精湛,該縣被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授予“世界石雕之都”的榮譽稱號。經過1600多年的傳承創新,惠安石雕技藝不僅在花崗巖、大理石、砂巖、玉石等四大石材上得到廣泛應用,而且逐漸形成了沉雕、浮雕、圓雕、影雕、線雕、鏤空雕、彩石木鑲嵌等鮮明獨特的工藝手法。其中,“影雕”是惠安石雕中比較獨特的雕刻形式,堪稱“中華一絕”。
石頭之上“秀”精彩
蔣清蘭在教女兒制作影雕,在惠安,這樣代代相傳的做法并不少見。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影雕的雕刻手法與模式出現很多花樣,有純手工影雕、電動結合手工影雕、激光影雕、噴砂影雕等,就我個人而言,還是喜歡純手工影雕,它能夠更傳神地刻畫出人物形象來。”蔣清蘭說。蔣清蘭和丈夫張旭明是初中同學,兩人都是出生于惠安崇武的石雕世家,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他們的父輩都曾參與陳嘉庚陵園的石雕工程。張旭明介紹,小的時候,家人在石雕廠工作,那不絕于耳的“叮叮”鑿石聲,成了孩提時最美妙的音樂。看到父輩把青石板東敲敲、西鑿鑿,就能雕出精美絕倫、栩栩如生的作品,他暗下決心也要學好石雕。如今的張旭明和妻子蔣清蘭都如愿以償地接過長輩的衣缽,在惠安崇武一起經營一家石雕廠。夫妻搭檔,在石頭上演繹精彩人生,被人笑稱為“石雕俠侶”。夫妻倆依靠細鋼錐和石板,鑿出了一幅幅生動精美的作品。
石頭之上“秀”精彩
“石雕俠侶”的家庭生活幸福而美滿。
惠安石雕技藝聲名遠播,讓國內外的客戶慕名而來,石雕產業也成為一項文化氣息濃厚的特色產業。但是,作為一項傳統技藝,惠安石雕也面臨著傳承問題,走在轉型的十字路口。“作為傳承人,石雕藝人有責任和義務推廣這項技藝,讓更多的年輕人接受它,喜歡它。”夫妻倆一合計,決定采取“石雕+旅游”融合發展的模式,將惠安女、東西塔等有著濃厚泉州特色的旅游元素融入作品。他們還興建了石材雕刻展館,設立實習基地和作品展覽室等。
石頭之上“秀”精彩
一些外地游客很難將柔美的惠女與威武的雄獅聯系到一起
“石雕,特別是影雕,是我的最愛,我會把自己對生命、對藝術的熱愛都融入作品里。不斷創新研發,借著海上絲綢之路的東風,融入惠安石雕產業的發展,與同行一起將石雕打造成城市特色名片,以此來宣傳泉州。”蔣清蘭說。
核心提示:惠安石雕源遠流長、底蘊深厚、技藝精湛,該縣被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授予“世界石雕之都”的榮譽稱號。而“影雕”是惠安石雕中比較獨特的雕刻形式,堪稱“中華一絕”。
周末,在惠安崇武的一家石雕廠內,在影雕傳承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惠安石雕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蔣清蘭指導下,來自各地的游客興致勃勃地制作自己的影雕作品。如今,到惠安的游客可以近距離接觸到許多精美的石雕工藝品。

張旭明和蔣清蘭夫妻帶著工人制作武當山“81化”石雕。
惠安石雕源遠流長、底蘊深厚、技藝精湛,該縣被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授予“世界石雕之都”的榮譽稱號。經過1600多年的傳承創新,惠安石雕技藝不僅在花崗巖、大理石、砂巖、玉石等四大石材上得到廣泛應用,而且逐漸形成了沉雕、浮雕、圓雕、影雕、線雕、鏤空雕、彩石木鑲嵌等鮮明獨特的工藝手法。其中,“影雕”是惠安石雕中比較獨特的雕刻形式,堪稱“中華一絕”。
石頭之上“秀”精彩
蔣清蘭在教女兒制作影雕,在惠安,這樣代代相傳的做法并不少見。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影雕的雕刻手法與模式出現很多花樣,有純手工影雕、電動結合手工影雕、激光影雕、噴砂影雕等,就我個人而言,還是喜歡純手工影雕,它能夠更傳神地刻畫出人物形象來。”蔣清蘭說。蔣清蘭和丈夫張旭明是初中同學,兩人都是出生于惠安崇武的石雕世家,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他們的父輩都曾參與陳嘉庚陵園的石雕工程。張旭明介紹,小的時候,家人在石雕廠工作,那不絕于耳的“叮叮”鑿石聲,成了孩提時最美妙的音樂。看到父輩把青石板東敲敲、西鑿鑿,就能雕出精美絕倫、栩栩如生的作品,他暗下決心也要學好石雕。如今的張旭明和妻子蔣清蘭都如愿以償地接過長輩的衣缽,在惠安崇武一起經營一家石雕廠。夫妻搭檔,在石頭上演繹精彩人生,被人笑稱為“石雕俠侶”。夫妻倆依靠細鋼錐和石板,鑿出了一幅幅生動精美的作品。
石頭之上“秀”精彩
“石雕俠侶”的家庭生活幸福而美滿。
惠安石雕技藝聲名遠播,讓國內外的客戶慕名而來,石雕產業也成為一項文化氣息濃厚的特色產業。但是,作為一項傳統技藝,惠安石雕也面臨著傳承問題,走在轉型的十字路口。“作為傳承人,石雕藝人有責任和義務推廣這項技藝,讓更多的年輕人接受它,喜歡它。”夫妻倆一合計,決定采取“石雕+旅游”融合發展的模式,將惠安女、東西塔等有著濃厚泉州特色的旅游元素融入作品。他們還興建了石材雕刻展館,設立實習基地和作品展覽室等。
石頭之上“秀”精彩
一些外地游客很難將柔美的惠女與威武的雄獅聯系到一起
“石雕,特別是影雕,是我的最愛,我會把自己對生命、對藝術的熱愛都融入作品里。不斷創新研發,借著海上絲綢之路的東風,融入惠安石雕產業的發展,與同行一起將石雕打造成城市特色名片,以此來宣傳泉州。”蔣清蘭說。
上一篇:曾安聽:石雕藝術雕刻美好時光 下一篇:花崗巖石雕花盆的應用與藝術